27日參加一場有溫度的青年論壇,是近來在坎城影展因<<聶隱娘>>得獎的侯孝賢導演與主持人陳文茜的論壇。
文茜姐姐問了許多問題,侯導演求好心切的想話說從頭的說個明白,之間偶有文茜的刻意打斷提醒式的請侯導精簡回答;侯導自謙說自己英文課在睡覺,文茜順水推舟問在坎城影展得將時聽得懂是自己得獎嗎!?諸多對談的一褒一貶…卻造成隔日某報的評擊,現場參與的觀眾們應大都能瞭解來龍去脈,保守的也許無法認同文茜式的幽默。
侯導說:「拍電影就是在處理演員的眼神」
27日參加一場有溫度的青年論壇,是近來在坎城影展因<<聶隱娘>>得獎的侯孝賢導演與主持人陳文茜的論壇。
文茜姐姐問了許多問題,侯導演求好心切的想話說從頭的說個明白,之間偶有文茜的刻意打斷提醒式的請侯導精簡回答;侯導自謙說自己英文課在睡覺,文茜順水推舟問在坎城影展得將時聽得懂是自己得獎嗎!?諸多對談的一褒一貶…卻造成隔日某報的評擊,現場參與的觀眾們應大都能瞭解來龍去脈,保守的也許無法認同文茜式的幽默。
侯導說:「拍電影就是在處理演員的眼神」
楊導演年後第一場演講,分享台灣的生命力—老的、小的、新住民,號稱電影界最不願碰觸的議題、角色,他卻很有感覺得尋找台灣社會文化中我們看得見卻容易漠視甚至輕視的人事物,接著拍成有劇情、有口號,溫柔中帶有力量的紀錄片。
楊導演從復興高中畢業後隨即至台北南陽街報到,走出補習班看見228公園的農民抗爭,當時警察在驅趕抗議的農民,他不明所以然的跟在人群中奔跑,一算跑一邊看著一旁農民們的臉,是他小時後在彰化鄉下看過的面容,事後在電視台看了記者們播報新聞,發現真正樸實農民面容與新聞媒體所傳達的是非常兩極的,這個經驗在他心理憾動著,也悄悄地埋下他拍紀錄片的種子,一段看似無關緊要的記憶,卻引發至關重要的意義。
全球首場 LINE 大型展覽 HERE WE ARE in Taipei - LINE FRIENDS 互動樂園
過年在台北走春四處趴趴GO,約了好朋友逛逛全球首場 LINE展,展覽會場有有實物大的line公仔們搭配手機、3D互動、卡通播放及飲食等五感體驗,覺得蠻有趣的,因而動心起念實際的記錄下來。
建議搭大眾交通工具,有大型免費line捷駁車在出口等著您: 捷運劍潭站(1號出口左方公車站牌)
有些價值很奇妙,換個地方價值即不同 ~ 蕭青陽
平常日的非日常風景,5點半下班鐘一響,趕緊腳底抹油地往門外衝,踏入電梯巧遇辦公室的長輩,向對方分享要去聽有關創意旅行的演講,隨即踏著愉快的步履前往。
要從做不完的業務中抽身也是有一番掙扎,但暗梭梭的人生呀,何苦非要苦守工作呢?上班時間專注努力打拼就好了啦!
明明就很早下班可以悠閒搭信義幹線直扺信義學堂聽演講,卻非得拐到永康街往人潮裡鑽,永康街有一家抓餅無敵好吃,是以,愛吃鬼也趕集兒地一股腦加入排隊陣仗中,在擁擠時間內排了15分鐘,餅到手又馬不停蹄衝去搭公車,趁等紅綠燈時狠狠咬了三大口餅,滿足地衝往演講會場…
7月23日(bubu)在台北何嘉仁書店新書發表會,因時間限制下的力有未逮,致粉絲們的問題未問完下,bubu承諾邀請大家再加場的咖啡分享會,終於在8月中敲定9月3日三峽咖啡日,是一場關於「空間劇場」及生活整理為題的分享會。
在工作完成一小段後撥出時間與空間,暗自訂了這場小小的個人旅行,從來沒有獨自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至三峽,從捷運中正紀念堂站開始搭到景安捷運站,再至景安站轉921公車至峽,一下車立即能感受到是一新市鎮,街道與房屋乾淨整潔,彷彿來到另一小國家,觀察她特有的氛圍,既新鮮又有趣,覺得好開心!
「人生很長,很多決定看起來很急迫,其實只要是好的決定,不論什麼時候開始都不嫌晚,因為我很相信只要循著夢想的方向,畫出清楚的地圖,一定會越來越近,雖然沒有人能保證,我們都能夠到達目的地,但只要能夠一直走在夢想的道路上,就是夢想實現。」----------------by褚士瑩。
在很年輕的時候(16歲)禇士瑩即開始工作為自己負責,他是我接觸過的作家中很能親近的一位,他書寫功力一流,很能「扯」,又扯的很有邏輯性!但再好再多的文章都是紙上談兵,特別的是他寫下了人生際遇中做中學的體驗,這些行動的力量最後成為他的價值觀最令我感動,他寫的文章也有很多自問答式的Q&A,把核心問題點出脈絡,試著推著我們去思考不曾想過的面向或各式各樣的出路。每個人都有機會完成夢想,禇士瑩教我最重要的功課是必須先把自己應盡的責任做好,有了萬全的準備後把自己心中所想的目標完成,那自我實現的快樂是一生中給自己最棒的禮物。
坦白說,在要赴演講前仍不是很瞭解講題究竟要分享什麼?偏向何領域?
但我心理猜測著,應該與賴佩霞所著「回家」這本書的內容有很多連結吧!?
「回家」是賴佩霞描述她這一生中黑暗時期,藉由她所學的心靈課程釐清內在種種衝動,並發現她自己的心裡存在著有更好的我。我認同且喜歡賴所傳達的理念,尤其是書中義正辭嚴的寫出在這社會行禮如儀的「眉眉角角」,比如說:「每一道端上來的菜都要先給長輩品嚐。」甚為基本的生活應對,其實對我們這些晚輩而言是很欠缺的。
言歸正傳,演講一開始,賴老師用真誠的口吻說:「放下父母的故事,你是自由自在」。她盯著大家停頓了一會,我即被她的表情懾震,莫名眼眶泛紅,底下聽眾男女老少皆有,她捉住了核心,接著說:「我們不要去要求父母改變,要改的是我們自己」,所以這是一種頭腦的遊戲,當我們對父母親有怨對時,心理是有缺角的,其實賴老師是要大家更進一步思考,她要我們試著向心理的父母和解。所以我將講題的意義解讀為”所謂温柔是要展現柔軟心,以此轉換為堅強力量”。